近日,我院胸外科医生王代平在科室主任王世平的指导下,联合麻醉手术部副主任毛文杰和副主任医师巫韧,创新性开展了“无管化”极微创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,帮
引言:
作为胸外科医生,我常常在门诊遇到忧心忡忡的家长带着青春期的孩子前来咨询:“医生,您看他/她这胸口怎么凹下去(或凸起来)一块?是缺钙吗?会影响身体吗?需要治疗吗?”
这些疑问的背后,指向的是一类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的疾病——胸壁畸形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影响孩子“外在”和可能“内在”健康的问题。
什么是胸壁畸形?
简单来说,胸壁畸形是指胸廓(肋骨、胸骨及其连接结构)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形状异常。正常的胸廓像一顶保护心肺的“盔甲”,形状匀称。而畸形则打破了这种对称和流畅的曲线。在青少年群体中,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:
展开剩余87%1. 漏斗胸:这是最常见的类型,发病率约为1/300,男孩多见。表现为胸骨中下部及其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,形成一个“坑”状或“漏斗”状的畸形。程度轻重不一,严重时甚至可能贴近脊柱。
2. 鸡胸:发病率次于漏斗胸。表现为胸骨及其相连的肋软骨向前凸出,像“鸡的胸脯”一样隆起。凸起可以是整个胸骨,也可能偏向一侧。
为什么青少年时期
容易显现或加重?
胸壁畸形通常在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就有苗头,但青春期(10-18岁)是问题显现和快速进展的关键期。原因在于:
生长发育加速: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生长高峰,骨骼(包括肋骨、胸骨)和软骨快速生长。如果某些区域的生长速度不协调(如肋软骨过度生长),就容易导致胸骨被“拉”向内(漏斗胸)或“推”向外(鸡胸)。
身体意识增强:青少年开始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,轻微的畸形在此时容易被自己和他人注意到,带来心理压力。
心肺容量需求增大:随着身体发育和活动量增加,对心肺功能的要求提高,严重的畸形可能在此阶段开始显现对心肺的影响。
不仅仅是“不好看”
胸壁畸形的潜在影响
很多家长最初关注的是外观,但胸壁畸形的影响可能不止于此:
1. 心理社会影响(最常见且重要!):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和社交敏感期。明显的胸壁畸形极易导致:
自卑、焦虑、抑郁:害怕被嘲笑、回避社交活动(如游泳、换衣服)。
社交回避:不愿意参加需要暴露躯体的活动。
身体形象障碍: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持续的负面感受。
这种心理负担有时比生理影响更严重、更持久。
2. 生理影响(多见于中重度畸形):
心肺功能受限
漏斗胸:凹陷的胸骨可能压迫心脏(尤其右心房室),限制其舒张;也可能挤压肺脏,影响肺的扩张和通气效率。孩子可能在剧烈运动时(如跑步、打球)比同龄人更容易气喘、胸闷、耐力下降、心悸。极少数严重者可能影响心功能。
鸡胸:虽然对心肺的物理压迫通常小于漏斗胸,但严重的鸡胸也可能限制胸腔容积,导致类似但通常较轻的呼吸不适感。
体态问题:为了掩饰畸形,孩子可能不自觉地含胸、驼背,长期下来影响脊柱健康和整体姿态。
疼痛:部分孩子可能在畸形区域或周围肌肉出现隐痛或酸痛,尤其在活动后。
如何发现和诊断?
观察:家长可以在孩子洗澡或更衣时留意胸廓的对称性和形状。让孩子深吸气,有时凹陷或凸起会更明显。注意是否有驼背、肩膀内收等伴随姿势。
症状关注:询问孩子是否有运动耐力差、胸闷气短、胸痛或心理上的困扰(如不愿上体育课、游泳课)。
就医检查
胸外科门诊:这是最关键的步骤。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,评估畸形的类型、程度、对称性、柔韧性(是否可被动按压复位)。
影像学检查:胸部CT扫描(三维重建)——这是评估畸形严重程度、计算胸廓指数(如Haller指数用于漏斗胸)的金标准,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和心肺受压情况。
X光片:可作为初步筛查,但不如CT精确评估程度和心肺关系。
肺功能测试:评估畸形是否对呼吸功能造成实际损害。
心电图/心脏超声:对于中重度漏斗胸,评估心脏是否受压移位及功能情况。
青少年胸壁畸形
一定要手术吗?
并非所有胸壁畸形都需要手术! 治疗方案取决于畸形的类型、严重程度、症状(生理和心理)以及孩子的年龄和发育阶段。
1. 轻度畸形 & 无症状:
定期观察随访(每6-12个月),监测是否进展。
加强心理支持:向孩子解释这是良性疾病,不影响健康和寿命,鼓励建立自信,积极融入集体活动。家长的接纳和开导至关重要。
姿势训练和锻炼:加强背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(如游泳、扩胸运动),改善体态,可能使外观得到一定改善(尤其对轻度鸡胸),但不能矫正骨骼畸形本身。
2. 中重度畸形 或 存在明显症状(生理或心理):
手术治疗是主要的矫正手段。目标在于矫正畸形、解除心肺压迫(如存在)、改善外观、提升自信心和生活质量。
手术时机(黄金期):最佳手术年龄通常在青春期早期至中期(约11-15岁)。此时:胸廓仍有较好的可塑性和生长潜力。 骨骼发育达到一定强度,能支撑矫形内固定物。 孩子能更好地配合术后康复。 能在心理影响固化前进行干预,效果更好。
主流手术方式
漏斗胸
微创Nuss手术(主流):在胸腔镜引导下,在胸壁两侧做小切口,将特制的弧形矫形钢板(钛合金)穿过胸骨后方,将凹陷的胸骨抬起并固定。钢板通常在体内留置2-3年后取出。创伤小、恢复较快、疤痕小且隐蔽。
Ravitch手术(传统开放手术):切除过长的肋软骨,对胸骨进行截骨重塑。适用于极复杂或复发病例,或年龄较大的青少年/成人。创伤相对较大,疤痕较长。
鸡胸
改良Ravitch手术 / Abramson手术(类似Nuss的微创反式):原理类似,通过钢板将凸起的胸骨压低固定。
胸骨翻转术等:适用于特定类型的严重鸡胸。
给家长和青少年的建议
1. 不必过度恐慌,但需重视:胸壁畸形是良性疾病,大部分不危及生命。但对其潜在的心理和生理影响要有认识。
2. 早发现,早评估:如果发现孩子胸廓形状异常,或者孩子抱怨运动时不适、或因胸形自卑,应尽早到胸外科专科就诊。专业评估是关键的第一步。
3. 倾听孩子的心声: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比关注外观本身更重要。是否手术,孩子的意愿(尤其是青春期大孩子)应被充分尊重。医生会结合医学指征和孩子/家长意愿共同决策。
4. 理性看待手术:若医生建议手术,充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、目标、具体方式、风险、预期效果及术后康复过程。微创手术技术成熟,安全性高,效果良好。
5. 术后康复配合: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,遵循医嘱进行康复锻炼(如姿势训练、呼吸训练、逐步恢复活动)对最终效果至关重要。避免剧烈碰撞和对抗性运动,直到医生允许。
6. 寻求心理支持:无论是否手术,如果孩子因畸形承受较大心理压力,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结 语
青少年的胸壁畸形,如同一株在快速生长季可能“长歪”的小树。它牵动着孩子敏感的内心,也可能影响着身体的潜能。作为医生,我们理解家长和孩子们的担忧。幸运的是,现代医学对此已有成熟的认识和有效的干预手段。关键在于科学的认知、及时的评估、个体化的决策以及充分的心理关怀。通过医患共同努力,我们不仅能矫正胸廓的形状,更能帮助孩子挺直青春的脊梁,自信地拥抱未来。
胸壁虽弯,少年脊梁不弯
文图 | 胸外科 王代平
编辑:胡 波
一审:李治刚
二审:游 莹
三审:任小兵
发布于:四川省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