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,曾流传不少用人的血肉作为“药材”救治疾病的传说。例如,我国古籍《本草拾遗》中记载了“谓人肉治羸疾”,意指人的肉能治疗一些顽疾。不过,这部古籍现已失传,具体记载的真实性无法考证,难以断定其真伪。
《旧唐书·隐逸传》中,也记载了一个神奇而感人的故事,名为“割股疗亲”。故事讲述古代一位名叫王友贞的年轻人,他的母亲身患重病,无药可治。后来他听一位老人传授了“割股疗亲”的古方,心急如焚的他竟割下自己臀部的一块肉,献给母亲食用。令人惊奇的是,母亲最终竟奇迹般康复,传为佳话。
类似的事情,在欧洲一些国家也有发生。在古代,许多国家都采用绞刑作为执行死刑的手段。绞刑指的是将犯人吊起,用绳索勒死。各国对绞刑有不同的社会象征意义:古代欧洲国家多用绞刑处死犯错的普通平民,而贵族则多采用斩首;而中国古代则多以绞刑处死王公贵族,以保全其完整尸体,避免身首异处的羞辱。
不过,在某些西方国家的古代,出现了更为疯狂的现象——当死囚还在绞刑挣扎时,围观者竟然上前肢解他们的身体,摘取部分肉体。这种血腥行为令人震惊。17世纪时,德国,当时称为“神圣罗马帝国”,流传着一剂极其血腥的“药方”,其中的主要药材是“二十多岁,死于斩首或绞刑的男子肌肉”,且必须是新鲜的。这一配方由当时医学权威约翰·施罗德提出,并在帝国范围内广泛流行,甚至引发了数起骇人听闻的惨案。
展开剩余66%古罗马时期,许多贵族热衷观看奴隶出身的强壮壮汉搏斗。这些奴隶身份卑微,只能拼死搏斗以博取贵族青睐。搏斗结束后,战败者常常死亡,贵族们会让仆人收集他们的鲜血和肌肉。古欧洲人相信“吃什么补什么”,并认为流血过多会致死,因此通过摄取他人鲜血和肌肉来续命,因而这类行为在贵族间十分盛行。
其中一位教皇英诺森八世,晚年被重病缠身,听信谣言,定期找来纯净的男童割喉放血饮用,企图以此治病。古欧洲人对死者遗体的迷信也十分离奇,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埃德蒙·斯宾塞在其名作《仙后》中曾盛赞尸体的神秘美感。同时,他们还坚信从木乃伊身上磨成的粉末具有“起死回生”的奇效。
总的来看,西方历史上对死者身体的崇拜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,人们坚信临终者身上的“灵气”尚未散去,急于从遗体中提取部分肉体,以保留这种神秘力量,认为只要食用就能保存或获得这种“灵气”。
随着时间推移,这种恐怖的习俗非但未见消亡,反而愈加泛滥。一些人认为人类智慧源于脑部,吃掉脑子即可“补脑”,因此许多健康强壮者的尸体成了贵族们竞相争抢的珍品。更有甚者,认为买到长相英俊或美丽者的脑袋,自己便可继承其美貌。
这种比“人血馒头”更疯狂的行径在古欧洲广为流传。古书《死囚与民间医学》记载,每当有死囚被斩首或绞刑,围观者便携带碗盆、刀具伺机抢夺肢解部分,死囚尚在挣扎时便被分割所需部位。
当死囚数量不足满足需求时,一种新兴的行业出现了,那就是“掘坟”。一些年轻男女趁夜深人静时潜入墓地,盗掘新鲜尸体,将仍带“生命力”的肢体出售给贵族。这种情形折射出贫穷带来的绝望与财富催生的贪婪。
文明的进步,意味着社会的进步,也让许多盲目迷信的行为得以纠正和摒弃。正如历史所示,唯有理性与科学才能引导人类走出迷信的黑暗,迈向更加光明和文明的未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